2006-02-20

Adherence

自去年(2005年)10月至今,比稿的勝率偏低,甚至 ERA 都嫌過高,完全與 Cy Young 沾不上邊。看看 Lost Pitch Status 報告,令人心寒,原本我還不覺得有何好說明或報告的,但想想,我的確有問題,應該好好思考認真報告的。

What’s wrong with me? 我還在尋找答案。或許我永遠找不到答案 不對!一定得有答案!這不與感情相同,一定得有答案!而且是一定要改的事!

每次我都輕忽了甚麼?每次皆有不同的弱點?還是每次的原因都一樣?

我需要改進的地方,思考之下,真是繁多。歸根就底,都是那最後的一簣。不要再放棄那最後,也是最後重要的一簣了! There is no free lunch。我太缺乏「堅持」這項美德。

Adherence 是我最須要勞記在心的字。

2006-02-12

Whisky in Bed

Whisky 睡在椅子旁邊,如果我移動椅子的話,就會吵醒牠也可能會壓到牠。我現在是坐得歪一邊地打字,雖然不順手,但是我更不願意移動椅子,換個較舒適的姿勢,因為這樣就會吵醒牠的美夢。

說不定牠現在正吃著烤焦了的牛排,也可能只是地上的肉屑、餐桌旁的骨頭,但對 Whisky 而言,那可算稱得上美食佳餚,千載難逢、望穿秋水,再加上搖擺尾巴所爭取來的海陸大餐。

就算我仍執意換個較舒服的姿勢吵醒了牠,換來的,我相信是牠無辜斗大的眼神,望著我,「怎麼了?剛才是你在摸我嗎?」。然後,翻個身,換個姿勢,離我椅子遠一點,繞兩圈,屁股先著地,再將身子彎曲,頭放在前腳上,再睡!

起來看門了!白天還睡不夠嗎?我心裡嘀咕著。

但,Whisky 依舊安安穩穩地睡著,此時此刻,我也在做夢啊!而且我是張著眼睛做我的夢,夢中有牠,Whisky 的夢中有我嗎?

2006-02-06

0.00

過年前的春安演習時,遇見生平頭一次酒測。其實那晚回家一路上就看到許多勞苦功高的警伯們,駐守在無數的路口執行任務。我贊成也謝謝他們的辛勞。

快到家了,原來我家巷口也有一站檢查哨,難怪前車突然龜起來了。就在我要右轉進巷子時,慢車道的警伯把我攔截,要我搖下車窗,心想不妙,但應該沒事吧?因為我還蠻清醒的說。

一個頭探進來,連肩膀都進車窗了,這麼進來幹什麼?把頭伸到我臉前,好像情侶要吻別似的,「有沒有喝酒啊?」。喔,他們都是這樣聞得呀!

「有啦」,還是自己先說好,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只要喝一點就會臉紅,而且有酒味。幾乎是在我回答的同時,警伯回過頭對窗外操閩南語說:「有酒味喔!」語氣還好,倒也沒見獵心喜的口吻。

「麻煩行照跟駕照」,警伯手伸向我。

找了會兒行照交給警伯。「咦,你家在附近嘛!」警伯望向忠孝東路。不是附近!就在巷子裡100公尺處!而且我不是要右轉躲避臨檢,我是要右轉回家!

警伯指揮我把車開到靠快車道安全島,用那種圓錐圍起來的管制區。我連倒車再左轉開進圓錐區都沒問題了,還需要吹氣嗎?

我被有禮地請下車,「不好意思,擔誤你一點時間」。
「沒關係」。

只見有的人準備 V8 換電池錄影存證,有的人準備酒測器(breathalyzer),換上新的吹氣口,也將酒測器歸零拿給我看以示公正嚴明,有的人(這位看似官階肯定較高,而且是原住民喔!)負責跟我聊天,「有沒有喝酒啊?」、「酒量好不好啊?」,不好不好,豈可在關公面前戲大刀呢!「開車還是要小心一點好」,有的人繼續攔檢,有的人指揮交通。

「什麼酒?」,喔,我最喜歡的、最青的台灣生啤酒。
「喝了多少?」,兩瓶。
「大瓶還小瓶?」,警伯用手比了一下,沒錯!那種大瓶子,綠色透明的那種。
「甚麼時候喝得?」,跟人家吃晚飯時喝的,因為年前加班所以約九時吃,大約十時解散的,不過我也沒立即回來,先混了一二個小時,包括送人家回家的時間。
「有常喝嗎?」,以前有,天天喝,不過近來在家改喝韓國柚子茶,很好喝耶。

等大家準備就緒後,該是吹的時候了!

「這會不會很靈敏啊?」人家第一次吹嘛!難免緊張,我明明只是酒氣重了點而已說。

數不清有幾隻眼睛看著我,直到『都』一聲。警伯說好了,成績揭曉,the Oscar goes to …

0.00耶!」警伯回過頭跟長官報告,我也湊過去看,心裡想著這意思是一點酒精都沒耶!酷!怎麼會這樣?
「你酒量很好喔!」原住民長官說,不好不好,剛才已經說過了,哪有你好的啦!

接著又是一陣忙碌,收 V8、拔吹口、列印檢測結果,再陪我聊天等筆錄。警伯指了指 0.00 處要我簽名,「這裡也要」,喔,原來是一長條,這兒也有印著 0.00

「可以讓我倒車回家嗎?」記得嗎?我是要右轉時被你攔下來的。

警伯將敦化南路慢車道攔阻淨空,我帶著酒氣,請注意,只有酒氣沒有酒精氣!再次展現技術,倒車穿出圓錐管制區,右轉回家。

後來想想,我真的醉了,醉得忘了用我的 Sony Ericsson K750i 將簽了名的檢測結果照下來留念。

2006-02-02

Good News and Bad News

近年來觀察到一些 good news and bad news

GOOD news is 越來越多客戶用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)、ROIReturn On Investment) 當作評估公關成效的考核要素。這些都是經營管理名詞,皆為評量舉凡企業及部門經營、行銷與業務行為績效的指標。這也表示客戶已經將公關納入整體行銷中不可輕忽的一環,也認識到公關之有助於業績的事實。

BAD news is (或稱 未及吧!) 是客戶從未將 執行計算” KPI ROI 的預算(成本)放入整體行銷預算表中。

很奇怪的、也令人垢病的是客戶都願意支付產品上市前的市調費用,希望能以此掌握目標消費族群,透析消費喜好與行為,進而創造絕佳的銷售業績,卻都不願意支付相等費用,真誠而認真地研究公關行銷結果,一昧地試圖在不增加預算下、甚且在同業 論斤計價方式的推波助瀾下壓低公關預算,仍要求公關顧問服務費必須包括成果評估與達到上述之 KPI ROI。尤有甚者,我也不知道客戶是從何處學來的心態,懂得要求若未達到 KPI ROI 時之相對懲罰條款,例如某項活動少一個人便扣顧問費用五仟元等 採購條款。但當我以同樣企業管理心態應對曰:「可以啊!好方法!那麼如果超過原先估算的人數時,多一個人就多收二仟元顧問費吧」時,但見詞窮且似乎乍醒的客戶臉上顯現著意外的表情。

為什麼要意外呢?企業經營管理指標本來就是用來考核積效、褒貶優劣的工具,有任何一位管理大師僅闡述科學且系統化的考核點,同時間刻意漠視鼓勵獎賞的重要性嗎?為什麼要意外呢?

其實完整專業的公關計劃原本就應包括 Evaluation & Measurement 這項工作,客戶要求天經地義,但使人扼腕的一是牛頭不對馬嘴地偏差性的運用企管理論,二是缺乏執行能力(包括編列相對預算)實現理論。

接下來,我該利用一些篇幅說說諸般為客戶所關注的指標或議題。待續了!